The Republic of Agora

【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・十二】


Watershed Hong Kong | 2017.12.19

隨著港島東北岸防線逐漸瓦解,西旅旅長羅遜准將調兵於渣甸山及禮頓山一帶建立防線,待日出後反攻。日軍第230聯隊本應向西進攻大坑,但聯隊隊長東海林俊成判斷英軍集結渣甸山而改向南推進。

由於行軍正值守軍轉換日夜間陣地的時段,聯隊在未被發現下沿金督馳馬徑誤闖黃泥涌峽守軍正中央,與西旅指揮部只有一街之隔,處於守軍零散陣地之間。與此同時,第229、228聯隊在混亂中從畢拿山、柏架山及大潭水塘東北,西襲黃泥涌峽。三聯隊動在誤打誤撞下,劍指防守薄弱的西旅指揮部。

早上5時,英軍發現日軍合圍,展開攻擊。日軍最初受著多方面夾攻,承受重大傷亡,但憑藉數量及速射砲火力優勢,戰況逆轉。皇家蘇格蘭營及溫尼柏營主力,由於早前被調走,未能及時回防西旅指揮部。早上6時30分,皇家工兵到達黃泥涌峽,但受日軍阻擋,無法接近西旅指揮部。

羅遜突圍戰死 反攻鍛羽而還

上午7時,第230聯隊由南向北攻擊指揮部。上午8時,第230聯隊佔領赤柱峽,消滅該地所有守軍砲兵,封鎖黃泥涌峽南北出口。上午10時,羅遜與莫德庇通話,曰「I am going outside to fight it out」,即破壞指揮部通訊設施,率領指揮人員突圍戰鬥到底。可惜,他們甫離開即被包圍的日軍掃射,幾近悉數陣亡。

中午時分,皇家蘇格蘭營A連在砲火下奮勇前進,終於到達西旅指揮部外圍,但三名排長、連士官長戰死,只剩下15人能夠戰鬥(滿額的步槍連約100人)。皇家海軍步兵部隊於增援途中亦遭伏擊,殘部退至淺水灣大宅抗戰至晚上。

下午1時,莫德庇發出「第6號作戰指令」,指示西旅全面東進,趕日軍至岸邊。由於莫德庇未能掌握最新情報,指令低估日軍數量,未知北角曉士兵團幾近被殲,東旅則在拉吉普營潰散後往赤柱半島收縮。反攻於下午3時開始,但旋即陷入膠著。東旅兩次突入黃泥涌峽警署的嘗試均告失敗,傷亡慘重,被迫撤後。

奧士本捨己救人 港大生頑抗到底

渣甸山方面,戰況同激烈。加拿大溫尼柏營D連被擊潰後,A連殘部在連士官長奧士本帶領下與第228聯隊且走且戰,奧士本逐一將手榴彈拋回敵軍。其間,有一枚落於墼壕,奧斯本警告同袍後縱身覆蓋手榴彈,捨己救人。渣甸山防衛軍駐守的機槍堡亦不斷被攻擊,港大文學院學生洪棨釗下士一度暫代指揮,其後突圍時被射死。傍晚時份,守軍終無力對抗,渣甸山宣告失陷。

至此,黃泥涌峽成為無人地帶,日軍控制其東、南、北邊。英軍據有西邊,散部固守附近各處。

image1 ▲ 1941年10月,羅遜准將及其幕僚前往香港途中。圖中4位只有右一的布殊上尉在香港保衛戰中生還。
左一:林登少校,因總部電話線路被破壞,於12月21日嘗試穿越日軍防線至灣仔總部傳遞信息,陣亡。
左二:羅遜准將,加拿大陸軍訓練總監,是加軍在二戰中軍階最高的陣亡軍官。日軍欣賞其果敢表現,給予葬禮。
左三:軒尼詩上校,與羅遜准將一同於12月19日離開西旅指揮部突圍,同被日軍機關槍掃射殺死。

Made with by Agora